目录

1. 平台服务互联互通模式

依据省互联互通原则推荐优先采用虚拟映射模式或实体映射模式完成与省平台对接,基于省平台用户、资源、空间、门户、统计能力,利用数据授权、聚合、分层等技术,形成具有高度灵活、个性化的区域平台。映射服务在保证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同时,实现数据隔离和分层、实现数据的个性化显示,映射服务包含虚拟映射服务和实体映射服务两种服务模式,均支持区域个性化应用和本地特色资源建设。

考虑到当前各地建设情况,在一段时间内暂时支持同构互联和异构互对两种兼容互联互通模式,但需尽快按照互通原则进行改造,完成映射模式对接,因此省平台提供映射服务模式、同构互联模式和异构三种互联互通对接模式。


1. 模式简介

(1)   映射服务模式

    映射模式是完全或部分基于省平台门户、空间、用户、资源、运营、统计和业务服务能力,在省平台共同使用相同(或相似)基础设施环境下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资源利用本地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资源构建区域平台,利用数据授权、聚合、分层等技术,实现数据在省平台的逻辑隔离和统一存储,在省级建设成果之上形成具有高度灵活的区域映射平台来促进区域个性特色发展。映射服务模式包含虚拟映射和实体映射两种方式,均支持区域平台个性化门户展现、个性应用接入和特色资源建设。

 

(2)   虚拟映射方式

虚拟映射模式是完全基于省平台门户、空间、用户、资源、运营、统计等业务服务能力,在省平台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资源,利用数据授权、聚合、分层等技术,实现数据在省平台的逻辑隔离和统一存储,形成具有高度灵活的区域映射平台。通过省平台的映射呈现引擎,形成区域平台的门户服务、空间服务和映射管理服务,映射管理服务包括了映射平台的门户管理、空间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和统计管理等功能。同时,支持虚拟平台通过省开放平台自主接入区域应用,该方式是与省平台完全融合的区域平台互联互通模式。

 

(3)   实体映射方式

实体映射模式是基于省平台空间、用户、资源、运营、统计业务能力,与省平台共同使用相同(或相似)基础设施环境下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资源利用本地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资源构建区域平台,利用数据授权、聚合、分层等技术,实现数据在省平台的逻辑隔离和统一存储,形成具有高度灵活的区域映射平台。通过省平台的映射呈现引擎,形成区域平台的空间服务和映射管理服务,映射管理服务包括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和统计管理功能。

通过使用省平台统一空间服务、资源管理服务、运营管理服务、用户管理服务、统计分析服务和开放平台应用接入服务,实现区域平台与省平台的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区域平台的应用统一接入,并支持本地用户、资源数据本地同步备份。为了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区域实体映射平台的特色门户服务和资源实体可选择本地部署和存储。通过调用省开放平台的接口获取省平台相关数据来构建本地个性化实体映射门户,区域平台资源本地存储、本地维护,该方式是形成与省平台深度融合的个性化的区域平台互联互通模式。


(4)   同构互联模式

同构互联模式是基于省平台用户管理能力,利用本地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资源构建区域平台,形成区域自有的平台门户、空间、资源、运营和统计业务,并实现门户、空间、资源、运营和统计业务的本地化管理。通过统一使用省平台统一的用户管理服务和开放平台,实现区域平台与省平台的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区域平台资源本地存储、本地管理,应用本地接入、本地管理,通过调用省开放平台的接口获取省平台相关数据,该模式是以紧密的融合方式的与省平台互联互通的区域平台模式。

 

(5)   异构对接模式

异构对接模式是采用与国家平台不同的平台架构,符合省平台的业务需求和业务规范,完全利用本地硬件资源,形成区域自有的区域平台并实现所有服务的本地化管理。通过使用省开放平台服务,实现区域平台与省平台的用户认证互信和互访。区域平台通过调用省开放平台的接口获取省平台相关数据,以松散的融合方式的与省平台互联互通的区域平台。